时间:2025-05-27 11:49
一、如何判定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
从主体方面来看,劳动关系的主体很明确,一方必定是用人单位,另一方必定是劳动者;而劳务关系的主体就比较多样啦,法人之间、自然人之间或者法人与自然人之间都有可能。
从管理方面来讲,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有管理和隶属关系,劳动者得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;但在劳务关系里,双方地位是平等的,一方不会受另一方管理。
从报酬支付角度而言,劳动关系的报酬支付是持续且稳定的,大多以工资形式发放;劳务关系的报酬支付就比较灵活,要么一次性结算,要么按阶段结算。
从劳动工具提供情况来看,劳动关系中劳动工具通常是由用人单位提供的;而劳务关系中劳动工具一般是由提供劳务的那一方自己准备的。
二、判定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有哪些法律依据
判定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,主要法律依据如下: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
适用于劳动关系。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、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,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,劳动者受单位劳动管理并从事单位安排的有报酬劳动,且劳动是单位业务组成部分,一般认定为劳动关系。比如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,员工按企业要求工作,企业支付工资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
适用于劳务关系。劳务关系是平等主体通过口头或书面约定,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或特定劳动服务,用工者依约支付报酬的关系。双方地位平等,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,如家庭请钟点工做家务。
三、判定劳关与劳务关系的关键法律要点是啥
判定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关键在于以下要点。
主体方面,劳动关系主体特定,一方是用人单位,另一方是劳动者;劳务关系主体则更广泛,双方可以是法人之间、自然人之间或法人与自然人之间。
从隶属性判断,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人身和经济上的隶属性,要遵守单位规章制度,接受管理指挥,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;劳务关系中双方是平等主体,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,提供劳务者按约定完成工作获取报酬。
劳动内容决定因素不同,劳动关系下劳动内容由用人单位安排;劳务关系里工作内容和方式由双方约定。
适用法律有别,劳动关系主要受《劳动法》《劳动合同法》调整;劳务关系适用《民法典》等民事法律。明确这些要点,能准确区分两种关系。
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及时删除,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。
上一篇:不想等冷静期双方可以直接去法院吗
下一篇:冷静期过后有一方不去怎么办
注册/登录获取更多内容
专业
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
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
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